專題

貫徹落實職代會精神| 動力廠聚焦能源動力系統穩順輸供助力生產高效運行


2023-01-16

        圍繞貫徹落實集團“兩會”和公司職代會精神,動力廠結合全年經營生產目標任務,聚焦保能源動力系統穩順運行中心,不斷對標先進、降本增效,持續提升精細化管控水平,推進黨建與經營生產同頻共振,為打贏生存發展保衛戰提供強有力的能源支撐。

        保能源介質連續穩定輸供。根據能源系統輸供變化情況,提前入手“雙超鍋爐”項目建設,為后續新的能源平衡打好基礎;針對新建600t/日回轉窯、新建瑞昌水泥加熱爐煤改氣等項目,進一步優化煤氣使用結構;熱電系統不斷探索高爐、焦爐、轉爐煤氣的最佳配比模式,動態配置煤氣資源并優先保障發電效率較高的130t/h鍋爐機組;電力系統降低供電系統損耗,使系統功率因數保持在最佳狀態;燃氣系統通過計劃性檢修,消除煤氣管網存在隱患;水汽系統在抓好環保管控的同時重點抓好管網漏損治理,促進“節約化、減量化” 用水。

        做實做細安全環保工作。結合TPM工作,對存在與現行規程、標準不符的區域進行專業分析,開展整改治理;繼續推進2023年本質化安全項目實施,降低生產作業現場風險;細化安全檢查標準,杜絕安全事故發生。對75t/h鍋爐和130t/h鍋爐增加脫硝設施,助力環保績效創A工作。

        提升設備管理能力。以追求“設備零故障、設備零缺陷”為最終目標,積極推進精益TPM管理,著重打造“示范區”、樹立“提升區”、清除“障礙區”;著手實施2023年11項大中定修及技改項目,保障檢修節點和質量,為各項工作打好硬件基礎;建立內部ERP系統,形成自上而下專業管理流程,嚴控備材消耗。

        深入開展降本增效。結合動力系統的特殊性,持續深入開展學巴鋼,對現有指標進行梳理,落實好作業區周分析、區域日分析、班組班分析制度,確保2023年指標更加科學合理,并有所突破。同時,建立層層“算賬”的成本管理模式,讓全體職工參與到成本管理中去,使每一分錢用的有目的、有效益、有回報。

        推進三支人才隊伍建設。本著“一線培養人才,人才來自一線”的原則,通過崗前培養、成長培養和發展培養三個階段,明確人才培養路徑;以選樹“技術明星、動力工匠”為契機,鼓勵和調動職工學技術、鉆業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;對專業技術人員從日常工作標準、提升工作標準和專業攻關工作標準三個方面量化工作,提升專業技術人員解決問題的能力;維檢隊伍常態化開展技能競賽,促進鉗、焊、電、儀專業職工技能的提升。

        動力廠廠長王晉林表示,2023年將以“穩定生產、能源雙控”為主線,以降低非計劃停機時間和能源消耗為抓手,確保冶煉系統能源安全連續輸供。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,打牢班組安全管理基礎,不斷探索安全管理新方法。壓實環保責任,固化生產工序突發狀況下環保應急機制,前瞻性做好環保工作。開展全流程檢修管理,逐步探索智能化、信息化點檢手段,提高動力系統可靠性、安全性和經濟性。引深“學巴鋼”,進一步找準工作方向和發力點,確保關鍵指標持續提升。將成本管理落實到基層,追求極低成本運行,為圓滿完成各項經營生產任務努力奮斗。